小菜园逆势上市:中式正餐品牌如何破局寒冬

餐饮业正面临严峻挑战,众多餐厅在市场寒冬中纷纷关闭。天眼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注销和吊销的餐饮企业高达105.6万家,接近去年全年倒闭总数。众多小型品牌和门店未能幸免,餐饮老板们深陷债务困境。

即便是一些知名品牌,如德州扒鸡、老乡鸡、老舅娘等,也纷纷采取战略收缩措施,有的甚至撤回了IPO申请。然而,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行业中,来自三线城市的徽菜餐厅“小菜园”却逆势增长,成功迈向资本市场。

12月初,小菜园通过港交所聆讯,迅速启动发售计划,计划募资8.6亿港元。中下旬,它成功登陆港股市场,上市首日股价达9.66港元/股,涨幅14%,总市值114亿港元。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让同行羡慕不已。小菜园不仅成功上市,还在餐饮业低迷的情况下,保持了出色的经营业绩。2023年,总营收45.49亿元,拥有超过600家门店,位居中式正餐品牌之首。

小菜园的成功并非偶然,它采取了独特的下沉市场突围战略,与蜜雪冰城的成功路径相似。人均客单价稳定在60元左右,菜品结构丰富多样,既有高价徽菜,也有家常菜。从安徽铜陵起步,逐步向周边城市扩张,门店数量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高达41.4%,构成品牌的坚实基础。

小菜园精简SKU,将菜品数量控制在40-45个之间,提升门店运营效率。这种“平价餐饮”定位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让小菜园在餐饮业寒冬中脱颖而出。

招股书数据显示,小菜园2021年至2023年收入分别为26.46亿元、32.13亿元和45.49亿元,净利润逐年攀升。2024年前8个月营收35.44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率达11.3%。

小菜园成功上市,离不开其独特的门店扩张模式。借鉴海底捞的“师徒制”,通过内部裂变机制实现快速扩张。创始人汪书高深知厨师和店员的重要性,推行合伙人制和师徒制。总部负责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确保菜品品质。

然而,随着餐饮业竞争加剧,小菜园也面临挑战。众多品牌下沉抢滩,从产品、价格到地域全方位竞争。小菜园平价餐饮优势地位受到侵蚀。2024年,小菜园下调客单价,推出高端品牌复兴楼和观邸,试图叩开高能级市场大门。然而,这两个品牌发展并不顺利。

另一方面,小菜园也探索向下拓展,推出社区快餐品牌菜手食堂,切入便餐领域。然而,这个子品牌目前仅有3家门店,短期内难以产生显著成效。对于小菜园来说,上市是一次珍贵机会,但如何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仍需时间和实践检验。

尽管面临挑战,小菜园仍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相信通过不断创新和努力,小菜园一定能在餐饮业寒冬中绽放光芒。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