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复旦大学正式发布了《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对本科毕业论文撰写中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管理。这一措施标志着我国高校在这一领域首次发布专门的规范性管理文件,弥补了政策上的空白。

根据《规定》,复旦大学允许学生在特定条件下使用AI工具。学生可以在获得指导教师同意的情况下,利用AI工具完成以下任务,前提是这些使用不会影响他们的创新能力评估:

文献检索与整理:利用AI工具高效地检索和整理相关学术文献。

图表创作推荐与辅助:借助AI工具辅助创作图表,推荐合适的图表类型。

非创新性方法的辅助:涵盖一些没有创意性的流程或操作环节。

参考文献格式整理:使用AI工具规范化参考文献格式。

这些应用的目的是提升写作效率,但其使用必须严格限制在不影响学术独立性和创新性的范围内。

人工智能 机械手臂 AI (6)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然而,《规定》也明确列出了禁止使用AI工具的领域,具体包括:

研究方案设计:AI不得用于论文的整体方案设计或框架搭建。

创新性方法设计:禁止AI参与创新性思路和方法的设计。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AI工具不得替代学生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分析、讨论及总结结论。

这些限制旨在确保学生的毕业论文真实反映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避免对AI生成内容的过度依赖,从而维护学术诚信。

学校强调,AI技术的使用应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而非学生研究工作的替代,帮助学生提高效率、优化研究流程。复旦大学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希望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学术伦理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武术学校 大学生

作为国内首个针对AI工具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使用的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发布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它不仅为复旦大学的本科生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也为其他高校在相似问题上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合理利用AI工具来促进学术研究而不损害学术诚信,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