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企业Perplexity发布了一款全新的“深度研究”工具,加入了这一领域的竞争行列。紧随Google和OpenAI的步伐,Perplexity的这一工具与它们推出的类似功能同名为“深度研究”,共同为专业用户提供更全面、可靠的研究答案。

Perplexity的“深度研究”功能支持网页使用,并计划未来集成到Mac、iOS和Android应用中。用户在提交查询时只需从下拉菜单选择“深度研究”,系统便会自动生成详细报告,支持导出为PDF格式或分享至Perplexity页面。

image.png

该功能的核心是其强大的研究能力。Perplexity强调,“深度研究”会“迭代性地搜索、阅读文档,并思考下一步行动”,仿佛是一位正在深入探究新领域的人类研究者。在AI基准测试“人类最后的考试”中,Perplexity的“深度研究”表现优异,得分达21.1%,显著高于Gemini Thinking(6.2%)、Grok-2(3.8%)以及OpenAI的GPT-4o(3.3%),但未达到OpenAI的“深度研究”得分26.6%。

与OpenAI“深度研究”每月200美元的Pro订阅费不同,Perplexity的“深度研究”目前免费提供,尽管非订阅用户的每日查询次数有限,但付费用户可享受无限查询的便利。此外,Perplexity在任务完成速度上更具优势,大多数任务在3分钟内即可完成,而OpenAI则需要5到30分钟不等。

在对比众多深度研究产品时,Perplexity强调了不同技术、定价模式和不同使用案例中的表现差异:Perplexity在速度和便捷性方面表现突出,适合休闲研究者;OpenAI在企业应用的分析深度上更具优势;而Google在现有生产力生态系统中的整合性最佳。

尽管目前难以准确预测这些工具如何影响日常和专业研究,但《经济学人》近期指出OpenAI“深度研究”的一些不足,这些问题也可能在Perplexity的工具中存在。过度依赖超级智能助手进行研究,可能会减少我们产生最佳创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