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及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推出了名为“Eko”的智能体开发框架。该框架以简洁的代码和自然语言为开发者提供支持,旨在迅速构建出适用于实际生产的“虚拟员工”。

image.png

Eko框架能够控制用户的电脑和浏览器,代替人们完成众多复杂任务。借助Eko,用户能够实现自动化数据搜集、测试以及文件管理等操作。例如,用户可以设置Eko自动搜集雅虎财经的最新股票数据,并生成相应的可视化报告。此外,Eko还能执行登录页面的自动化测试,保障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这些功能都表明,Eko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人类的工作负担。

Eko框架的核心技术创新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混合智能体表示”,它将自然语言与程序语言完美融合,使得开发者能够更方便地表达复杂的设计理念。其次是“跨平台Agent框架”,通过环境感知架构,支持多种操作环境,确保Eko能在浏览器和电脑之间灵活应用。最后是“生产级干预机制”,Eko允许人类实时监控和干预智能体的工作流程,从而确保任务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Eko的环境感知架构分为三个层次:通用核心、环境特定工具和环境桥接。通用核心提供基础功能,环境特定工具针对不同环境进行优化,而环境桥接则负责不同平台间的资源管理和安全控制,确保高效互动。

此外,Eko还采用了“视觉-交互要素联合感知”的创新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复杂网页中任务的准确性和效率。该框架将视觉识别与元素上下文信息相结合,优化了自动化操作的表现。

项目入口:https://eko.fellou.ai/

重点提示:

🌟 Eko框架可接管用户电脑与浏览器,替代人类完成繁琐任务。

🔧 通过自然语言与程序语言的结合,简化开发过程。

🛡️ 允许人类实时监控和干预,确保自动化工作的安全性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