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18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案例

为深入实施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积极促进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智能技术为支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开展了首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的征集与论证工作,旨在发现、挖掘并推广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上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并能产生积极影响的高等教育实践案例。

经过高校申报和专家论证等环节,确定了首批案例。以下为教育部公布的18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 北京大学案例
北京大学口腔虚拟仿真智慧实验室,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大数据,融合智能物联、智能管理、智能学习与评估,构建了一个多维度智能一体化虚拟仿真训练实验室。实验室包含讲授区、线上训练区和虚拟仿真训练区,其中线上训练区支持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自动化评估,虚拟仿真训练区则提供多类型、带力反馈的虚拟仿真训练和评估。

### 清华大学案例
清华大学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千亿参数大模型GLM4作为平台和技术基础,开展八门课程试点。通过微调形成不同课程的垂直领域模型,开发专属的人工智能助教,实现范例生成、自动出题、答疑解惑、运算推理、评价引导等功能。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案例
“人工智能赋能的全过程交互式在线教学平台”基于生成式大模型、机器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课程答疑的全过程学习闭环。平台以学校323间智慧教室为基础,对录制的课程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并开发了全天候伴随式知识智能答疑助手。

### 北京理工大学案例
“知识图谱驱动的智慧教学系统建设与应用”案例涵盖“一个核心、四个平台、N个场景”,建立了专业知识图谱构建与服务系统,形成智慧教育的知识核心和平台支撑。知识图谱技术正推动智慧教学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

### 北京邮电大学案例
“码上”平台利用大模型技术,为编程教育注入智能力量,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化编程学习环境,使教师能更高效地传授编程知识,学生能通过实践和互动深入理解编程。

### 北京师范大学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创新“AI”课堂教学智能评测系统,智慧教室采用高级服务器、智能摄像头、智能音响、智能投屏等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并配备智能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教学情况并提供个性化服务。

### 中国传媒大学案例
AIGC赋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AI大模型与传统文化领域的融合,以数字化形式还原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形式,促进数字化转型和文化创意的创新。

### 哈尔滨工业大学案例
利用AI技术推出电工电子实验教学项目,为学习者提供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 华东师范大学案例
水杉在线平台作为大规模个性化全民数字素养提升项目,集成了教、学、练、测、评、创等多个环节,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学习社区,致力于为教育者提供定制化的教学体验。

### 东南大学案例
大学物理课程智慧AI助教系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实现知识的可视化、个性化资源推荐和学习指导,以及学习陪伴和智能问答。

### 浙江大学案例
“智海平台”开启新一代科教平台的先河,聚焦微课程教学,帮助教育者设计并实施更精确、高效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动力。

### 华中科技大学案例
构建智能学业预警与协同帮扶机制,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和智能技术预警学生学习风险,并提供及时的协同帮扶,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 华中农业大学案例
智慧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系统融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智慧实验教学、智慧实习教学、智慧实验室管理等,实现实验教学全过程回溯,促进专业课程资源沉淀。

### 华中师范大学案例
小雅平台打造智能学习新场景,以人工智能赋能教与学的全环节,构建数据驱动的备、教、学、测、评、督、管服务体系。

### 西安交通大学案例
首创教学质量实时监测数智平台,创立采评督帮“四精模式”教学管理新机制,通过信息采集、评价、督导、反馈机制的建立,对影响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各类要素进行智能化大数据分析。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案例
AI赋能的督导模式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新引擎,通过智能化手段,帮助教育工作者更精准地监督和评估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持续优化。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案例
聚焦实践环节,以“人工智能+作物生产”为核心搭建系统,开展作物智慧生产实践,培养学生农业数据高效采集、信息挖掘与生产决策、智能作业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

### 国家开放大学案例
基于AI技术的大模型个性化英语教学创新实践,构建大规模个性化智慧教学体系,包括英语口语智能训练系统、英语作文智能批改系统、定制虚拟教师课程资源、基于知识图谱的学位英语自适应学习系统、AI虚拟教师智能问答等。

“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案例将极大地丰富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资源库,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途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的教育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教育教学将多样化创新发展,AI也将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带来无限可能。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