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CUHK)的研究团队近日成功研制出一种名为“VisionFM”的基础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专注于眼科疾病的诊断与预测,尤其在疾病筛查和青光眼进展预测方面展现出卓越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已在上月的《NEJM AI》期刊上发表。

睫毛 假睫毛 眼睛

图源说明:此图片由AI生成,授权由Midjourney提供

VisionFM 模型展现出惊人的能力。研究表明,在诊断12种眼科疾病时,其准确度不亚于中级眼科医生,甚至在某些任务上超越了之前的眼科基础模型 RETFound。研究团队相信,随着训练数据的不断丰富,VisionFM 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未来有望在更多眼科临床任务中发挥核心作用。

这一创新技术的问世,恰逢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医疗专家正在探索AI技术如何改善医疗服务,从手术规划到诊断支持,生成式AI正在深刻改变医学实践。

例如,香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中心(CAIR)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了一款基于Meta Platforms开源模型Llama2开发的AI模型,该模型已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投入使用,助力外科手术规划和诊断报告的生成。

随着VisionFM等先进技术的出现,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潜力正逐渐显现。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还为优化医疗服务和改善患者体验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