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近年来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尤其在探讨其应用和潜在风险方面。然而,AI数据获取与训练方法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近期,墨尔本一家出版社向作者提出请求,欲将其作品用于AI训练,此行为引发了关于版权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广泛讨论。

知识产权保护涵盖专利、商标、版权和设计等多个方面,其中版权在AI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法律专家强调,版权保护的是“作品”的表达,而非其思想。例如,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书籍和插图等,版权赋予了作者包括复制权在内的多项权利。在AI生成内容的过程中,如何避免侵犯版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AI 机器人 人工智能 (2)

图源备注: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为Midjourney

AI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复制原始作品内容。未经作者许可,将作品用于AI训练可能构成版权侵权。专家认为,AI生成的结果往往是从多个来源提取的内容,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不会被视为对原作的实质性复制。这种情况并非首次发生,许多AI公司因未经授权使用材料而面临法律诉讼,相关法律纠纷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涌现。

此外,AI在处理数据时可能产生偏见和错误信息,这些“虚假信息”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严重后果。例如,律师和学生在引用AI生成的AI内容时,常常因“捏造的案例”而受到惩罚。学术界也呼吁,应当给予作者应有的信用,并保障其作品的使用权益。

目前,版权法尚未针对AI进行专门立法,而是依赖于现有的法律框架。专家建议,作者应首先确认其作品是否被用于AI训练,并呼吁提高数据集的透明度。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以确保数据使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即将到来的选举,专家表示,政府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以保护创作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