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科学家们能够像编程一样精确地“设计”蛋白质。这不再是科幻小说,而是荷兰公司Cradle正在实现的现实。
在生物科技的广阔前景中,Cradle的创始人斯特夫·范·格里肯将蛋白质比作一种“外星编程语言”。他的团队正借助人工智能解读这门神秘的语言,为生物技术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传统的蛋白质研发过程像是一场漫长而昂贵的盲目探索。研究人员需要经过数十轮实验,每轮实验的费用可高达数万至数十万美元。然而,Cradle通过AI技术将此过程的效率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例如,当科学家需要开发一种对高温更加稳定的蛋白质时,以往需要进行一系列反复实验。而现在,Cradle的AI模型能够直接识别并推荐最佳蛋白质序列,既不损失原有功能,又显著提高了耐热性。这就像是为生命的密码找到了一种最优解法。
更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Cradle的商业模式设计得既简单又优雅:提供一个即插即用的软件服务。没有复杂的版税、收益分成问题,也不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科研人员可以全心投入创新,而非陷入繁琐的商务谈判。
最近获得的7300万美元融资将用于实验室的扩建和更多顶尖人才的招聘。范·格里肯的终极目标是使这项技术惠及百万科学家,这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技术目标,也被形容为生物科技领域的“登月计划”。
在生命科学的浩瀚宇宙中,人工智能正悄然成为最强大的探索工具。Cradle借助智能技术重新定义了蛋白质设计的可能性,展示了技术与想象力的边界正不断被打破。
这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故事,更是人类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与重塑的又一次惊艳尝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