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发展十大预判

上周,K哥参加了一场AI产业论坛,作为分享嘉宾谈了2025年AI发展的10个预判,去年我也做过一些预测,现在看来基本都实现了,还是具备一些借鉴意义的。

尤其是接下来这一年,AI将以更快的速度深刻改变各行各业,这个巨变跟每个人息息相关,希望你认真看完。




01

智能体,大爆发

在“百度世界2024”大会上,李彦宏强调“智能体是AI应用的最主流形态,即将迎来它的爆发点。”并将做智能体类比为PC时代做网站、或是移动时代做自媒体账号。在新的一年中,智能体技术从 “能力积累期” 迈向 “应用爆发期”的态势将更加明显。

目前来看,智能体技术已经逐步进入全面商业化应用阶段。比如在金融领域,已被应用于支付结算、风险控制;在科研教育中,能助力实验设计和个性化教学;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实现代码生成和程序测试等等。

这些多场景需求和应用,也反过来促使智能体技术能力不断进化,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专业化、自动化、协作化特征,逐步实现从简单任务执行到复杂环境精准决策、从单体运行到多智能体协同到生态协作、从通用服务深入到垂直领域应对复杂场景的发展和过渡。




02

大模型最后一战:多模态

2025年还将是多模态大模型争夺战的关键一年,各企业大厂会继续投入大量资源比拼研发。比如去年年底谷歌推出的Gemini 2.0、OpenAI推出的Sora,以及更早时候智谱AI推出的CogVideoX等,都力求在这一领域取得优势。

谷歌的 Gemini 2.0, 在技术架构上采用了最新的算法,对神经网络结构进行了优化,不仅支持原生图像和多语言音频输出,还能够原生调用工具,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交互体验。Sora同样具备顶级的多模态语言理解能力,可从文本、图像或视频生成高质量视频,并能模拟真实世界的物理状态。国内的 CogVideoX 也有自己的优势,能将文本、时间、空间三维一体融合,通过高效的三维变分自编码器结构,和端到端的视频理解模型,实现了快速生成高质量视频的能力。

这些模型的出现,在丰富用户选择的同时,也加剧了这一领域的白热化竞争,最终谁能留在牌桌,既考验市场容量,也考验各自的本事。




03

文生视频,AI巨头的必赢之战

自AI浪潮以来,文生视频一直都属于“热点板块”,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2025年的文生视频大战,必定会更加激烈。除了上面提到的顶级存在Sora外,还有谷歌新发布的Vo2,快手的可灵、minimax的海螺AI,都会是这场混战的重要参与者。

谷歌的Veo 2不仅能够根据文本或图像提示生成高质量视频,还能理解广角、特写等镜头控制指令,模拟现实世界的物理现象和人类表情,生成高达4K分辨率的高清晰视频。快手的可灵AI和minimax的海螺AI也在视频生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具备强大的物理模拟和概念组合能力,在视频续写、运镜控制等方面都有很大突破。

随着技术竞争的加剧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文生视频技术将极大地推动视频创作的变革,既降低了进入门槛,又提高了创作效率,为未来的内容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04

AI具备长期记忆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