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团队再夺戈登・贝尔奖提名,量子模拟创新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日发布喜讯,该校科研团队与合作伙伴在量子力学拉曼光谱模拟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再度入选国际高性能计算领域顶级奖项——戈登・贝尔奖候选名单,展现中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卓越实力。戈登・贝尔奖,被称为“超算诺贝尔奖”,由美国计算机协会设立,旨在表彰全球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杰出贡献。此次入围,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继2021年之后,第二次获得提名。

获奖团队阵容强大,由商红慧教授和杨金龙教授带领,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刘颖高级工程师及华东师范大学何晓教授等顶尖学者。他们的成果获得国内高度评价,并荣获2024年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中国超算年度最佳应用奖”。

团队开发的QF-RAMAN程序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创新,首次成功模拟了超过1亿原子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在水溶液中的拉曼光谱,计算规模提升了4-5个数量级,避免了直接求解的繁琐过程,为理解复杂生物系统提供新视角。

为实现这一突破,团队在算法和计算技术上进行创新,融合全电子全势密度泛函微扰理论与量子分块算法,降低计算复杂度。同时,开发分块体量敏感的多级调度技术和弹性任务卸载技术,显著提升海量分块计算的并行可扩展性及异构加速器的硬件利用率。

QF-RAMAN程序采用OpenCL框架,可在不同硬件架构的超级计算机上跨平台运行,展现出卓越性能,进一步验证中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实力。此次入围戈登・贝尔奖,不仅是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的认可,更是对中国高性能计算应用水平的肯定,将激励更多科研人员和团队投身高性能计算研究与应用,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