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证监局近期发布了一则处罚通告,指出瑞信证券(中国)在玉皇化工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业务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因此被发出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山东证监局透露,瑞信证券(中国)作为玉皇化工2016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受托管理人,在管理期间暴露出三大问题。首先,在2020年12月前,瑞信证券(中国)未制定受托管理业务内部操作规则,导致工作职责不明确,流程不规范。其次,公司发布的2016年至2022年年度受托管理事务报告中,披露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与实际不符,可能误导投资者。最后,瑞信证券(中国)未能按规定对某些重大事项出具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导致投资者未能及时获得重要信息。
玉皇化工及其多名高管也因财务造假行为遭受山东证监局的严厉惩罚。玉皇化工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60万元罚款。同时,时任玉皇化工董事长、董事兼总经理的王金书因违法行为严重,被实施终身市场禁入,并处以440万元罚款。其他高管如王进山、安华亮、谭相海、关星和王文波等也分别受到警告和罚款处罚。
据悉,玉皇化工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多期公司债券,包括“16玉皇03”和“16玉皇04”等。然而,部分债券未能按期兑付。同时,玉皇化工在募集说明书和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并隐瞒了部分对外担保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瑞信证券(中国)的股东结构正在经历重大变化。目前,方正证券和瑞士瑞信银行计划将持有的瑞信证券85.01%股权转让给北京国资公司。这一变动意味着瑞信证券(中国)将从外资控股券商转变为国资控股券商。
根据证监会反馈,此次股权转让的材料说明还需进一步完善,主要关注财务健康、合规性、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瑞信证券(中国)原名瑞信方正证券,由瑞信和方正证券合资设立,双方最初持股比例分别为33.30%和66.70%。2020年,瑞信通过单方面增资获得了瑞信方正证券的控股权,持股比例上升至51%,公司名称也相应更改为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
然而,2023年瑞信因流动性危机被瑞银收购,导致瑞信证券(中国)49%的股权仍由方正证券持有。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北京国资公司将成为瑞信证券(中国)的主要股东,进一步推动其国资控股身份的转变。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