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将至,股市重仓股的剧烈波动再次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这种波动不仅体现了基金经理们对年度业绩的最后冲刺,也揭示了业绩排名对基金公司和经理们构成的强大吸引力。
尽管公募基金领域一直强调长期业绩的重要性,试图减少短期排名的激烈竞争,但年度业绩排名依旧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资产管理规模的扩大,还包括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利益。因此,在年终关键时刻,多只基金重仓股频繁出现异常波动,这对淡化年度业绩排名的理念构成了挑战。
在年终基金排名战中,重仓股的波动尤为明显。据券商中国记者观察,业绩排名前15的主动权益基金产品中,多只基金的重仓股近期出现了大幅波动。例如,大摩数字经济混合基金的第九大重仓股润泽股份,12月13日收盘时涨幅超过10%。该基金也是市场上持仓润泽科技股份数量最多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之一。同样,南方中国新兴基金QDII因独门重仓股老铺黄金的突然波动,业绩排名迅速攀升,超越了许多A股基金产品。
重仓股的异常波动不仅限于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产品,还呈现出一种排他性规律。券商中国记者发现,这些波动较大的股票往往是影响业绩排名的关键“独门股”,对自身业绩排名有较大影响,而对竞争对手的影响较小。这种竞争策略使得基金经理更加关注独门重仓股的表现,试图通过提升这些股票的股价来提高自己的业绩排名。
然而,这种重仓股的异常波动也引起了市场的担忧。证监会多年前已发布相关规定,禁止投资管理人员为业绩排名而操纵市场。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同门基金、同业基金之间的交叉持股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多只基金共同重仓的独门股,使得监管难度加大。部分基金经理可能会利用这种监管盲区,通过操作重仓股影响竞争对手的业绩排名。
尽管公募基金行业越来越注重长期业绩,并将基金经理薪酬考核的大部分权重放在长期业绩上,但年度业绩排名的诱惑依然难以抵挡。以2021年的冠军基金经理赵诣为例,他的成功不仅为他个人带来了诸多利益,也为农银汇理相关基金产品提升了知名度和资产管理规模。这种现实利益使得基金经理在年终关键时刻更加关注短期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基金经理正在努力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发展的关系。他们意识到,过度追求短期业绩可能损害基金的长期表现和投资者利益。因此,在年终业绩冲刺中,他们更加重视合规操作和风险管理,力求在保持业绩稳定的同时,为基金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重仓股的异常波动是年终基金排名战的缩影,反映了基金经理对业绩冲刺的渴望和年度业绩排名的巨大诱惑。然而,这种追求和诱惑也带来了市场担忧和监管挑战。未来,如何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发展,将成为公募基金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同时,投资者应保持冷静,不应盲目追求短期高收益,而应关注基金的长期表现和投资策略。这样,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实现稳健的投资回报。
基金公司也应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合规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确保基金经理的行为合规、道德。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重仓股的异常波动是年终基金排名战的必然现象,它揭示了市场竞争和基金经理的追求。但这种追求应在合规和理性的框架内进行,以确保市场的健康发展与投资者的利益。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