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乘用车市场迎来重大变革,传统燃油车新车型推出节奏放缓,新能源车型却迅速增多。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最新报告,今年1至11月,新能源车型备受市场青睐,自主品牌在这一领域表现抢眼,推出的中高端SUV新车数量创历史新高。
在车型分类上,尽管各车企有各自的分级标准,但普遍参照德国大众的A00、A0、A、B、C、D分级体系。这一体系不仅统一了市场参照标准,也让消费者更易理解车型定位。
据统计,今年1至11月推出的新车中,新能源车型占比重大。这些新车包括全新车型、改款或更名车型,以新能源车型为主。与过去相比,汽油车新车型数量明显减少,尤其是纯燃油新车更是少之又少。
在新能源车市场,车型分级愈发关键。车企和专家通常会从车长、轴距、车型厢型等多方面考虑进行分级,同时区分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由于价格和排量因素复杂,目前不作为车型分级的主要依据。
通过对在售车型的车长、轴距和销量进行加权汇总分析,得出各级别不同国别和厢型的平均长度和轴距,这些数据成为细分市场车型分级的重要参考。
11月推出的新车型中,虽然重磅车型不多,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数量可观,丰富了车型序列。这些新车从高端市场向A级市场拓展,主力轿车新品起步长度为4.8米,SUV为4.5米,呈现出明显的中档化趋势。自主品牌在市场上优势明显,新品推出频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为了精确确定新车分级,专家会将新车车长指标与各级别标准指标对比,寻找差距最小的指标。考虑到车型跨界和产品对比难度,部分产品可能会调整至下一级的合理竞争定位。
轴距同样是车型分级的关键因素。根据车身设计差异,轴距可测算车型定位区间。11月推出的主力新品车型中,电动车特色鲜明,轴距差异较大,给车型分级带来一定难度。
在车型分级过程中,还需综合考虑厂家定位、历史升级演变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分级结果既符合市场实际,又能引导市场变化。随着新车大型化和燃油车低迷趋势的加剧,车型分级需不断探讨和完善。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