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健身行业波动频繁,知名健身品牌威尔仕在上海的多家门店遭遇合并和暂停营业的情况。尽管会员可以转店,但退卡需缴纳高达30%的手续费。自1996年成立的威尔仕,旗下拥有超过150家门店,其中不少已运营近三十年。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健身房经营稳定性的广泛担忧。
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健身房倒闭并非个别现象。从去年的一兆韦德、舒适堡,到今年的梵音瑜伽、中建健身,甚至高端健身房SPACE,均陷入困境。健身房倒闭后,资产被拍卖,寻找接盘者,而消费者面临维权难题,甚至出现抢夺健身器械的现象,网络上还流传着如何抢夺高价值器械的视频。
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约20%的传统健身房关闭,较2022年增加了15%,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健身房数量减少超过10%。健身俱乐部的倒闭率达到14.07%,净增率为-8.94%。令人惊讶的是,仅有8.5%的健身房在关店时选择了退款。
健身房倒闭的原因,除了疫情的影响,更多在于其经营模式。健身房属于预收款行业,通过售卖会员卡和私教课程实现现金流前置,但这种模式存在两大风险:一是预收款需在服务交付后才能确认为收入,存在不确定性;二是现金流需持续不断,一旦新会员增长放缓或退卡人数增多,资金链易断裂。
与此同时,新型健身模式对传统健身房构成巨大挑战。乐刻健身、中田健身等新型社区化健身房,以灵活付费、24小时开放的模式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乐刻健身通过按月付费订阅服务,降低用户门槛和心理负担,提升用户自由度。其小型社区化特点,让健身房如同便利店般便捷,24小时开放满足错峰健身需求。
乐刻健身还推出高价通低价的一卡通服务,以及教练调度系统,提高用户、教练和场地匹配效率。中田健身则实行月费制,主打包月私教服务,通过高提成和合伙人制吸引教练,以优质服务和低成本运营赢得市场。
线上健身平台的崛起也加剧了市场竞争。Keep等线上健身平台提供丰富健身视频资源,让消费者在家就能进行专业训练。线上健身市场年均增长率远超线下市场,成为行业新趋势。
在灵活化、碎片化的趋势下,ClassPass等健身平台通过点数制预约服务连接用户与健身场馆,提供更多选择,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团课与社交化结合成为新趋势,超级猩猩等精品团课品牌通过按次付费、不办年卡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口碑传播。
个性化与定制化服务成为健身行业新方向。健身房针对不同需求人群推出精准课程,如康复理疗区、提供整套健身生活方案的私教等。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个性化服务买单,私教课程收入占比逐年上升。
在女性健身市场方面,女性消费者已成为主力军。针对女性多元消费特点和细分需求,健身房推出针对性课程和解决方案,如普拉提、育儿群体边带娃边健身的课程等。
健身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健身房经营模式面临挑战,新型健身模式不断涌现。未来,健身房需注重精细化运营,通过提高空间利用率、创新团课形式、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式,为消费者创造全新价值体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