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5G商用五周年:成就回顾与未来规划,推动规模化应用发展

我国5G商用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近日,工信部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并对未来的工作方向进行了周密规划。

自2019年6月正式拿到5G商用牌照起,我国5G发展稳步推进。同年11月1日,伴随着三大运营商推出5G商用套餐,中国正式踏入5G商用时代。转眼间,这一历程已走过五个春秋。

在工信部近期举行的会议上,对5G发展的显著成果进行了详细梳理。数据显示,我国5G基站数量已超过410万个,5G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了“乡乡通5G”,为农村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数字便利。

5G技术已深入融合到80个国民经济大类,应用案例超过10万个,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不断加深,正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治理方式。

会议强调,推动5G应用规模化发展至关重要,以助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通信业现代化。为此,工信部提出了以下三个工作重点:

一是坚持系统推进,凝聚产业政策力量。通过加强部门协同和央地联动,鼓励各部门挖掘行业需求,推动5G技术服务于行业数字化转型,并结合地方特色,推动5G应用规模化发展。

二是坚持精准施策,提高基础支撑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完善产业链,持续增强5G技术产业供给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坚持协同发展,激发应用生态活力。推动信息通信企业、行业应用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化合作,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和梯队协同,整合创新资源,加强供需对接,共同构建5G行业应用生态。

会议期间,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详细解读了《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并通报了“扬帆”行动重点城市的评估情况。北京市、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的代表,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小米集团、美的集团的代表和基础电信企业的负责人也进行了交流发言。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