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光卫星”)在科创板上市的道路上遇到了挑战。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发布的消息,上交所已正式结束对长光卫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登陆科创板的审核程序。
回顾这一事件,长光卫星的上市申请始于2022年12月23日,上交所依法受理了其提交的文件,并按照规定流程进行了详尽的审核。但是,最近,长光卫星及其保荐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动向上交所提交了撤销上市申请和保荐的请求。
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上交所决定终止对长光卫星的上市审核,这也意味着长光卫星此次科创板上市之旅暂时画上了句号。
自2014年成立以来,长光卫星在商业航天领域不断探索。然而,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盈利状况并不乐观。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长光卫星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为负,分别亏损3.9078亿元、3.9071亿元、2.1987亿元和2.0644亿元。公司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吉林一号”卫星星座,承担了较高的卫星折旧成本和研发投入。
长光卫星指出,从“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建设到形成完整服务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加之我国商业航天起步较晚,商业遥感卫星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一个培育期。这些因素导致公司前期销售规模较小,收入无法覆盖同期支出。
目前,长光卫星没有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在原定的IPO计划中,长光卫星计划募集资金26.8274亿元,用于“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建设项目(二期)、“吉林一号”生态开放商城建设项目、“吉林一号·共生地球”建设项目以及偿还银行贷款。
虽然上市计划未能成功,但长光卫星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探索并未止步。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争取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