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针对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及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宇韬在香港遭遇的仲裁事件作出回应。该事件由循环智能部分投资人发起。

朱啸虎透露,月之暗面原为循环智能内部研发项目,历时两年,至今未得到循环智能股东的正式决议支持。他强调,此次纠纷不仅涉及豁免书问题,还包括董事会决议延误和利益冲突。

据悉,月之暗面(Moonshot AI)成立于2023年3月,并于同年10月推出明星产品Kimi,迅速在市场上引起关注,甚至超越了文心一言,成为行业焦点。然而,杨植麟和张宇韬在未获得循环智能投资方同意豁免的情况下启动融资,成立月之暗面,此举激起了投资人的强烈不满。

QQ20241205-103313.png

朱啸虎在朋友圈发文指出,月之暗面并非新项目,而是循环智能内部已研发两年的技术。尽管分拆已久,但循环智能股东决议直至今年1月才签署。由于涉及的董事(张予桐)隐瞒利益冲突,该决议的有效性受到质疑。

朱啸虎还曝光了张予桐在循环智能内的不当行为,他隐瞒了在新拆分公司中获得的巨额股份(900万股,约占初始股份的14%),违反了对基金合伙人和股东的受托责任,最终被金沙江创投解雇。

此次仲裁事件的核心争议在于,杨植麟和张宇韬未获得循环智能投资方同意豁免书便启动融资并创建月之暗面。尽管月之暗面已委托律师处理此事,并表示将依法抗辩,但此事件也暴露了中国创业公司在分拆及股东权责方面的复杂问题,成为创业投资领域的典型案例。

月之暗面作为一家快速崛起的公司,凭借连续融资和技术创新,估值曾高达33亿美元。然而,在这场资本盛宴的背后,部分未能分享红利的“老股东”对循环智能和月之暗面的股权安排表示不满,最终引发了这场投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