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人工智能技术的步伐,网络“水军”的运作模式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据解放日报最新报道,AI技术的应用使得水军的信息发布成本降至每条仅需0.01元,且单个人可操控6000部手机,在短短48小时内发布超过4000条有害信息。

机器人上班打字1

在春节档期,电影《蛟龙行动》因遭遇水军恶意评分而陷入困境,不得不撤档。同样,另一部影片《无名》在首映前也遭遇了社交平台上的大量低评分评论。今年2月,小红书治理团队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内,平台共清理超过100万个涉嫌黑灰产的账号。这些事件都暴露了网络水军的存在,他们通过伪装成普通用户,发布评论和信息,操控他人观点和决策。

调查发现,以往依赖真人操作的水军,现在正转向依赖AI技术,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产业链。该产业链涵盖从上游的账号批量注册和技术服务,到中游的防封养号,再到下游的多种变现方式。在这个过程中,AI生成的大量虚假内容占据了流量,引发了人们对真实信息识别能力的担忧。

报道指出,为了规避实名制限制,许多黑灰产人员采取了囤号策略。他们通过低价回收或租用手机,修改设备参数以伪装设备,从而获取更多可用于发布信息的账号。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相关账号的价格和获取渠道也日益复杂,涉及二手交易平台和社交媒体等多个渠道。

重点提示:

🌐 近年来,得益于AI技术,网络水军成本显著下降,信息发布量激增。

🎬 春节档电影频繁遭遇水军恶意评分,导致多部影片陷入困境。

📱 新型水军产业链逐步形成,包括账号批量注册、养号和信息变现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