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 OpenCloudOS年会上,中南民族大学信息化建设管理处信息技术部主任高杰欣分享了学校在信息化数字基座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学校通过引入OpenCloudOS操作系统,有效提高了数字化建设的效率,并为其他高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借鉴。
作为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并在湖北省被誉为“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中南民族大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学校积极采纳开源技术,并在基础设施、应用服务以及运维等多个层面全面应用开源软件,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信息化发展路径。
随着国产化浪潮的兴起,中南民族大学根据自身需求,积极参与国产化软硬件的测试与迁移。高杰欣主任指出,操作系统作为连接上下层的关键平台,对学校构建数字底座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国产化迁移过程中,操作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基于这一考量,中南民族大学选择了OpenCloudOS开源操作系统。该系统以其通用性、用户态兼容性、均衡的发行版、完善的包管理以及出色的使用体验,与学校的现有流程和习惯完美契合,实现了平滑无感的迁移。
依托OpenCloudOS,中南民族大学已成功构建多个实际应用场景。针对学校各部门的个性化需求,学校结合OpenCloudOS和国产化硬件,开发了多个定制应用系统。这些系统集成了多个开源组件,实现了跨CPU架构的一致部署,基于轻量级数据库和解释型需求开发,既满足了重要职能部门业务需求,也为校领导、校内外专家和领导干部提供了丰富的应用资源。
为满足教学实验环境需求,中南民族大学还推出了基于通用计算资源的教学实验技术平台方案。该方案整合了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池和基于OpenCloudOS构建的虚拟化资源池,通过调剂信息化和校内闲置的旧设备作为资源供给,并利用和改造的服务器部署OpenCloudOS系统作为基础设施环境。在实验开课期间,不足的资源可从信息化资源池动态占用,与信息化使用的商用虚拟化平台独立运行、互不干扰。这一技术方案有效实现了差异化硬件资源的一致性管理,并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此外,学校还借助OpenCloudOS搭建了一个轻量虚拟化的生产环境,实现了虚拟机的分配与管理、备份、虚拟化网络与安全的接入以及可视化的监控等功能。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