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用户对深色主题的需求持续上升,这一趋势源于2016年微软在Windows 10中引入的黑暗模式切换功能。尽管已过去近十年,Windows的黑暗模式仍未能满足用户期待,存在不少缺陷。
2016年,微软在Windows 10首个重大功能更新中推出了系统级黑暗模式切换。用户可自由在浅色和深色主题间切换,带来全新视觉体验。然而,初期因许多应用程序和系统界面不支持,黑暗模式效果不尽人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Windows应用程序适应了这一变化,但Windows自身的用户界面进展缓慢,仍有不少不足。例如,虽然任务栏、开始菜单等支持深色模式,但文件资源管理器等区域仍需时间适应。尽管这些区域最终支持深色模式,但用户会发现其他界面区域并未得到相应支持。
这种不完整的状态不仅影响视觉体验,还可能导致黑暗模式失效。在某些界面截图中,黑暗模式显示效果不佳,令用户失望。在Windows 11开发期间,微软已着手完善黑暗模式,但最终未能转化为实际成果。
与其他平台相比,Windows在黑暗模式方面表现不佳。macOS、iOS、iPadOS和Android等平台拥有完整一致的系统级黑暗模式,而Windows上这种情况却屡见不鲜。即使是Windows 11用户,在复制大文件或打开属性对话框时,也可能遭遇浅色界面。
微软在2018年添加了浅色主题,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黑暗模式缺陷。这种做法反而让用户质疑微软为何不愿投入资源完善黑暗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第三方Windows应用程序都已支持黑暗模式。但作为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Windows自身却未能完全支持黑暗模式,损害了微软在用户心中的形象。
曾寄希望于Windows领导层变动推动界面优化和完善,但短期内似乎难以实现。Windows的黑暗模式缺陷和不足有待微软改进和完善。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