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孤独排行榜”在网上引发热议,其中“一个人吃火锅”意外上榜,排名第五。然而,这种看似孤单的用餐方式,实际上却带来了一段令人哭笑不得的经历。
在深圳,一位男士在八合里火锅店用餐时,因临时离开座位拿调料,回来时却发现火锅已被服务员收拾干净,这一幕让双方都尴尬不已。
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传播,许多网友对这位“一人食”的顾客表示同情,并指出“一人食”群体在外就餐时常被忽视。实际上,在当前的餐饮市场中,“一人食”确实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
在餐厅,多人聚餐的场景司空见惯,大家围坐一桌,共享美食。但对于独自用餐的人来说,选择菜品却成了难题:点一个菜太单调,点两个菜可能吃不完,加个汤又担心超出预算。独自用餐时,总是难以兼顾钱包、味蕾和身体的需求。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单人进餐时,58.56%的消费者选择自己做饭,53.19%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方便食品,39.77%的消费者选择点外卖,仅有19.13%的消费者会选择去餐厅就餐。可见,“一人食”顾客并不将餐厅作为首选。
相比之下,日料和西餐在“一人食”方面更具优势。日本料理分量适中,如拉面、便当、寿司等都是按一人份设计。西餐则因分餐制,菜品设计合理,每个环节可选一道菜品,分量也适合一个人食用。
然而,中式餐饮更适合家庭团聚或商务宴请,菜品分量较大,与“一人食”的需求不太匹配。因此,中餐品牌要想在“一人食”市场中脱颖而出,需关注这一群体的需求,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一人食”群体正在不断壮大。《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单身人口已达2.4亿,预计2024年底将超过3亿。这一庞大的单身人口群体,使得中国“一人食”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节奏提升以及个体意识觉醒,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或不得不面对独自生活的状态。这一趋势催生了“孤独经济”,“一人食”便是其在餐饮领域的体现。许多人已将独自用餐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享受自主选择菜品的轻松。
面对“一人食”市场的巨大潜力,餐饮品牌开始进行调整。八合里火锅在此次事件中做出了积极的公关回应,向受影响的顾客道歉并给予补偿,同时推出了专为“一人食”顾客设计的“单身牛族”套餐,体现了对这一群体的尊重。国内其他餐饮品牌也为“一人食”客户做出调整,如提供独立隔断、小分量菜品和少打扰的服务等。
日本的一兰拉面可称为“专为一人食打造的餐厅”,每个餐位都有隔板,保证独立用餐空间。点餐流程独特,顾客购买食券后自行找座位点餐,服务员会将拉面送至面前。这种设计满足了顾客对用餐空间的需求,提供了个性化服务体验。
对于“一人食”顾客来说,他们希望在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中享受美食。因此,餐饮品牌需关注这一群体的需求,推出更多适合一人食的菜品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顾客,并将他们转化为稳定客户群体。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