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公告,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对促进创新发展和规范应用的重要性。依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信部门将深入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备案流程。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有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其中2024年新增备案服务238款。这一数据反映出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更多新服务逐步获得官方认可。同时,2024年有105款应用或功能通过API接口或其他方式调用已备案模型能力,在地方网信办完成了登记。
公告提出,具备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企业,可向当地网信部门申请备案或登记。这一举措旨在保障相关服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维护网络环境的稳定与和谐。
此外,已上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须在显著位置或产品详情页面上公示所使用的已备案或登记的服务信息,包括模型名称、备案号或上线编号。此要求旨在提高透明度,让用户了解服务的背景和来源。
通过此公告,国家网信办旨在在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同时,有效规范其应用,确保其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重点提示:
🌟 2024年,国家网信办共备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302款,其中新增238款。
🔍 提供舆论属性服务的企业可通过属地网信部门备案,确保合规。
📝 已上线应用需公示使用服务信息,提升透明度。
暂无评论